目录
1. 引言
在当今互联网环境下,各家网盘的审查力度不断加大,举报资源的恶意团体日益猖狂,为了保证资源的可用性,对原资源进行二次分享来分流的行为(俗称“传火”)成为了一种有实际意义且很符合互联网精神的善举。
但是根据近来的观察,仓库已发生多次因传火导致原分享炸链的现象,具体来说主要有 2 点:
1. 提取码没有反爬导致被爬虫获取到链接,生的伟大死得随机;
2. 文件没有修改哈希值导致牵连到原分享文件,造成连锁炸链。
面对这种情况,改变文件哈希值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手段。本文将简要说明为什么在传火前需要改变文件哈希,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隐写者软件简易完成这一操作。
2. 什么是哈希值以及为什么要改哈希值?
哈希值是某个文件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得出的一个固定长度的字符串,可以看作是文件的"数字指纹",哈希值有很多种格式,比如常见的有 CRC-32、 MD5、SHA-256 等。
文件不管改名或改后缀都不会改变文件的哈希值,因此百度网盘等平台常用哈希值来识别和追踪文件。不过,虽然改名不能改变哈希值,但是改动文件的字节却是有效的,对于任何文件,即使只改变一个字节,其哈希值也会完全不同,从而避免被网盘识别。
由上,我们改哈希值主要有以下四个目的:
1. 防止炸链牵连:当一个百度网盘分享链接被封禁(炸链)时,如果其他人分享了相同哈希值的文件,这些分享也会被连带封禁。而通过改变哈希值,可以避免这种牵连。
2. 避开已知违规文件检测:百度网盘会记录被判定为违规的文件哈希值,一个哈希值被判定违规,那么整个网盘中相同哈希值的文件都会违规。只有改变哈希值才能绕过这种检测。
3. 让传火有意义:传火的目的是对原资源进行分流,假如反而造成原资源炸链,则属于好心办了坏事。
4. 实现补档:当原文件哈希被网盘封禁后,改变文件哈希值可以让文件在网盘系统看来是一个全新的文件,从而可以重新上传和分享。
需要补充的是,改哈希仅对加密打包后的文件有意义,能被 AI 直接扫描的纯文本、图像音视频等不在此列,对于和谐文件,分享前必须加密打包。
3. 如何改哈希值?
把原文件本地解压后加入一些随机的小文件再重新打包文件即可改变哈希值,除了重新打包压缩文件以外,还有两种方法可以改变文件的哈希值:
1. 基本原理:添加随机字节
这是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在文件末尾添加一些随机字节,就可以改变文件的哈希值。具体来说可以按下 `win+R` 调出运行窗口,然后输入 `cmd` 打开命令行,在打开的黑窗口中输入 `copy /b C:\原文件.zip + C:\随机字符.txt C:\原文件_改.zip` 即可,文件的具体路径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输入。这里的 `随机字符.txt` 文件可以自己创建,在 txt 文档中随便写几个字符即可(不必太长)。这种方法简单有效,对于压缩包而言不会影响文件的正常使用。
2. 使用隐写者的哈希修改器
方法一是修改哈希值的最基本原理,但是操作起来还是有些繁琐的,目前的隐写者软件自带哈希修改器功能,可以使用哈希修改器批量快速原位修改哈希值。注意由于是原位修改,如有需要注意先备份原文件。可以执行隐写者的右键菜单安装脚本,把哈希修改器注册到右键菜单,像压缩软件那样快捷操作。
4. 隐写相关拾遗
接下来收录一些与隐写者软件无关,但是对于隐写技术实际存在的内容
隐写操作的指令:
copy /b cover.mp4 + content.zip/.rar/.7z output.mp4
1. WinRAR 可以识别隐写了 .zip 的压缩包,但是无法识别隐写了 .rar 和 .7z 的压缩包
2. 7-zip 的 # 号模式可以识别所有格式的压缩包(最强王者)
3. Bandizip 可以识别外壳视频较小 (<20MB 左右) 的隐写文件,当外壳过大时会出现提示需要分卷的症状。(版本在7.0以上则可以避免)
4. MP4 和 MOV 等视频格式都可以隐写
参考:
[1] [工具分享] 隐写者:把资源嵌入MP4文件的隐写工具 [资源防炸链解决方案倡议]
2. 先尝试解除右键菜单安装再重试一下,有时候会有这种莫名其妙的问题
3. 哈希修改器是修改文件哈希值的,不能解除隐写,修改速度很快,完成后会提示一下
不过如果把原本压缩包解压出来的文件(单个或复个)重新压缩,新压缩包也是和原资源完全不同的吧